10月24日,刚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临时国会的首份施政演讲,把“鹰派”底色铺得明明白白——她的每一句话都像往舆论池里扔石子,溅起的全是“战后路线要转向”的担忧。
安全政策“踩油门”:防卫费提前两年达标,“专守防卫”要松动?最炸的消息是防卫政策的“加速计划”:原本要到2027年才实现的“防卫费占GDP2%”目标,被她直接提前到“本年度完成”;还要在2026年底前修订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《国家防卫战略》《防卫力量整备计划》这三份“安保核心文件”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“加强防卫”——懂行的人都明白,“防卫费占比”是日本战后安全政策的“红线”,提前两年达标,相当于把“和平宪法”的约束往松里扯。有日本军事专家在电视节目里直言:“这是要把日本从‘防卫型国家’往‘进攻型’推。”
外交“抱大腿”+经济“补民生”,但焦点全在“路线之争”外交上,高市早苗把“日美同盟”焊死在核心位置,说要深化日美韩、日美菲这些多边安全合作,还提了一嘴“中国是重要邻国,但安全领域有悬而未决事项”——这话里的“试探”,连普通网友都听出来了:“是不是要跟着美国在印太搞事情?”
经济方面她倒没忘民生:推人工智能产业、给发补助、给能源价格贴钱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——可这些“暖心牌”根本压不住舆论的热度,大家的目光全盯在“专守防卫”四个字上。
日本内外都在“敲警钟”:和平路线不能乱改日本媒体的反应比谁都直接:
《朝日新闻》用“强烈忧虑”定性,说这政策是“要把战后日本的发展方向拧个弯”;
《每日新闻》更犀利,直接点出“专守防卫原则要被突破”——那可是日本战后70多年和平的“定盘星”;
连偏经济的《日本经济新闻》都提醒:“加防卫费不是买颗糖,得在国会好好掰扯清楚,别拍脑袋就定。”
网友的讨论更接地气:在日本论坛“2ch”上,有人说“我可不想再经历战争,和平日子过够了”;也有人反驳“现在安全形势变了,加强防卫没毛病”——两种声音撞得火星子乱飞。
中国的敦促更直接:“日本得深刻反省侵略历史,别偏离和平发展的道儿。”
岔路口的选择:和平还是对抗?现在的高市早苗,像站在一个关键岔口:一边是战后70多年的和平路线,一边是“鹰派”的强硬转向。她选哪条,不仅决定日本的也连着东亚的稳定——毕竟,靠搞同盟、加防卫费换不来真正的安全,只有对话和互信,才能让日子稳当。
日本民众的担忧其实就一句话:“我们不想再回到过去的黑暗里。”而这份担忧,才是最该被听见的声音。
